说起贸易战,你可能会觉得那是大国之间的事,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远得很。但这次的事不一样,真能让你家菜籽油和猪肉的价格都涨起来。2025年3月8日,中国宣布对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,最高达到100%。有人说,这操作够狠,但如果你知道加拿大去年对中国的关税加得有多离谱,你可能会觉得这还不够解气。为什么两国的贸易关系会搞成这样?
是加拿大真撑不住了,还是背后还有更复杂的算盘?
事情得从2024年说起。加拿大那边先动的手,10月1日,对中国的电动汽车直接加了100%的关税。电动车你知道吧,这几年国内电动车出口风生水起,技术好,价格便宜,国外市场都抢着买。加拿大却突然横插一脚,说要保护自己本国的汽车产业。这还不算完,10月22日,他们又对中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了25%的关税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不是经济问题,这是政治问题。加拿大的这些操作,不仅没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,还摆明了跟着美国的步子走。
你可能会想,加拿大为什么要这样?说白了就是怕自己的产业扛不住中国的竞争。电动车、钢铁、铝,这些行业在中国已经很成熟了,而加拿大自己的产业还在蹒跚起步。他们觉得,如果不堵住中国的货流进来,本国企业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。但问题是,这种靠高关税筑起的“保护墙”能撑多久?
长期看,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更被动。
中国当然不能坐着挨打。2024年9月26日,中国商务部启动了针对加拿大这些关税措施的调查。这不是简单地拍脑袋决定的事,而是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。半年时间,商务部搜集了大量的证据,包括加拿大的官方文件、行业数据,还听取了165家中国企业和5个行业协会的意见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,加拿大的这些关税措施构成了歧视,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。
到了2025年3月8日,中国正式宣布反制措施。从3月20日起,对加拿大出口到中国的菜籽油、油渣饼、豌豆加征100%的关税,对水产品和猪肉加征25%的关税。这个消息一出,瞬间在国际贸易圈炸开了锅。有人说,中国这是忍无可忍了,也有人认为,这只是两国博弈的新开始。
事情到了这里,已经不仅仅是经济账的问题了,而是两国之间的全面较量。加拿大的农业和渔业产业首当其冲。拿菜籽油来说,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出口国之一,而中国是它最大的买家之一。2024年,加拿大向中国出口了58万吨菜籽油,价值19亿加元。现在关税一加,这些菜籽油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瞬间没了,其他国家的菜籽油立马就能取代它的地位。
再说豌豆,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豌豆占全球总量的45%,主要用来加工淀粉。关税一加,豌豆价格飞涨,国内的食品加工企业自然会找别的国家买。加拿大的农场主们眼看着收成无处可销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渔业更惨,加拿大的三文鱼、龙虾这些高端水产品,一向在中国市场卖得不错。现在出口受阻,渔民和加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。
中国这边,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菜籽油和猪肉价格涨了点,但从长远看,这反而是国内相关企业的好机会。菜籽油加工企业可以趁机扩大生产,养猪企业也能填补市场空缺。
这场贸易战的结果,可以说是两败俱伤,但伤得更重的显然是加拿大。农业和渔业对它的经济贡献不小,如今出口受阻,整个产业链都跟着遭殃。从农场主到渔民,再到加工厂工人,失业潮可能会接踵而至。加拿大的GDP增速也会因此受到拖累,相关行业的失业率有可能上升到8%。
而中国这边,虽然短期内某些商品价格会有波动,但国内市场的韧性很强,替代品很快就能填补空白。从更大的层面来看,中国通过这次反制,向全世界表明了一个态度:不管是谁,只要破坏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,就得付出代价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。
【网友热议】
海边的木头:加拿大先动的手,现在反过来说中国不公平,这不是典型的恶人先告状吗?
小城故事:挺好,这下我们本地的菜籽油企业有机会了,进口少了,国产的就能多卖点,支持。
白夜行者:这只是一场经济战的表面,背后还是政治问题。加拿大跟着美国瞎折腾,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。
老虎不发威:希望两国能坐下来谈一谈,别搞得两败俱伤。贸易战最后伤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
凉茶加冰:加拿大这波操作真的看不懂,保护主义只能是饮鸩止渴,长远看对谁都没好处。
看着这些评论,不禁让人发问:加拿大到底图啥?
那么小编想问,加拿大这次的高关税,真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吗?还是只是为了跟着美国混个“队形”?如果说贸易战是政治的延续,那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又算什么呢?吃亏的永远是底层人,这样的博弈,真的值得吗?
